Home

沒幾個小時之後就要坐火車離開愛丁堡前往倫敦,等到上了飛機一覺醒來,英國的生活就暫時宣告結束了。於是我要回家了。

這幾個月來,因著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論身體或心理的狀況都日漸惡化。去年離台前,待我非常好的小舅才因為胃癌過世,看著多年從事粗重建築工程所鍛鍊的健壯身體,演變成只剩皮包骨、兩眼渙散的行屍,這樣的轉變再我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自此之後,每當我注意到身體的小毛病,潛意識都覺得自己是否得了癌症。而想到自己在這裡面對的種種難題、挫折、高低起伏,以及日漸逼近的回台期限以及經濟壓力,好幾次我都從睡夢中哭醒。這一年,好累。

小舅的離開讓我思考很多事情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家」的定義。

他生病時,小舅媽以及三個小表弟不知為何上演了一齣很像連續劇才會出現的劇情,對於病重的小舅幾乎置之不理。所有的照顧責任落到阿姨身上。醫院的護理人員、親朋好友都感到不可思議,但卻沒人有膽量在小舅媽以及三個小孩前說公道話。更奇怪的是,小舅即使面對這樣的狀況,還是不願意對小舅媽以及三個小孩的無情做出任何反應。曾經希望小舅可以到大舅,或是其他親戚家中居住修養,但是他總是執意回自己的「家」。但每次回家,卻無法得到良好的照顧,甚至上演讓重病的小舅一個人做捷運回家的戲碼。

那時候我不懂,為甚麼小舅不願意讓其他人照顧,也不願意切斷這樣無情無義的老婆跟小孩的關係?

最後小舅終於走了,在公祭上,哭得西哩嘩啦的是大舅唯一的兒子,也是表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個。至於小舅的三個小孩,我看不出來他們臉上有什麼表情。我看到八十多歲的外公外婆哭倒在地上,泣不成聲,外婆那張彷彿全世界都要毀滅的臉,到現在還留在我腦海內。而媽媽跟阿姨更不用說了,我無法想像媽媽自從父親過世之後再一次面對自己親人過世的心情,更無法等量同理日夜操勞照顧小舅的阿姨的心情。

但後來我好像漸漸瞭解為甚麼小舅當初即使面對這樣對待他的妻子跟小孩,還是放不下的原因了。

因為那是他的「家」。

從非常少量的資訊知道小舅從小因為家庭原因沒有好好唸完書,即便他非常聰明成績很好,最後也只好選擇出來作工貼補家用。或許是這樣,小舅和他的「家」以及其他「家人」的聯繫,是有些淡薄的。雖然兄長都對他很好,但我在想,他心中一定總是渴望有一個他自己的「家」吧。不願意拆散,是因為不想破壞自己建立的這樣一個「家」,這樣的「家人」不管怎樣對自己,都是自己的「家人」、「妻子」、「小孩」。

如果這樣想,就不難理解為甚麼他選擇用不離不棄的態度面對無情無義了。

原來「家」變成一個咒語,是小舅心中解不開的結。如果形式不在了,「家」也沒了。

 我想起以前看的日劇「沒有薔薇的花店」中的一句台詞:

「只要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曾樂觀的這樣想的。但回頭看,自己卻質疑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是否血親住在一起也就是一個「家」?如果家是溫暖的、是最後的避風港,為甚麼小舅卻死在這個咒語裡?如果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家人,為甚麼我一點也不想回去?是我們先有家,才開始遠行,還是離開了,才知道家的意義?

 也許找到自己的家,還要一點時間。


3 Sep 2011

Previous
Previous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

Next
Next

一半